要紧扣实施六大战略,坚持健全运行水利工程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农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推进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全力推进大水网建设,不断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以高质量水利建设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在论文评比中,昭阳区第二中学洪美昌获一等奖,盐津县第三中学肖静、昭阳区第二中学雷林阳、昭通华宇特色学校董鑫玲三位老师获二等奖,昭通市实验中学赵颖、昭阳区旧圃中学唐庆梅、昭阳区第二中学王定船、昭阳区第二中学雷林阳、昭阳区守望乡中学马永慧、盐津县第三中学陈洪祥6位老师分别获三等奖。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提高初中语文教与学效率,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5月,昭通市教育体育局根据省教科院《第十一届(2022年)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全市语文教师参加各项赛事,展示教学评教学教研成果。
近日,从2022年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传来喜讯,昭通参赛选手喜创佳绩。昭通市教科所 供稿校对:胡远松。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年来市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教育兴昭及人才支撑战略,组织各类课堂教学及基本功竞赛,组织教师认真研究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实际,准确定位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精心设计达标检测试题,做到教学评有机统一,为教师成长成才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较好地提高了全市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造就了一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为昭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教育系统的人才支撑。在优秀课例评比中,昭阳区第一中学张涵、昭阳区靖安镇中学王言、昭通华宇特色学校董鑫玲三位老师获一等奖,昭通华宇特色学校董鑫玲还获得最佳教学语言奖的单项大奖。在现场说课比赛中,昭阳区第一中学张涵获二等奖
大关交警行动中,大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运管部门加大对辖区内大货车的风险隐患整治,预防和减少因大货车超载、超限等交通违法引发交通事故,确保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开展一超联治,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在对超限超载货车实施处罚后,重点梳理分析货运源头和运输企业,对货运源头和违法运输企业通报交通运输部门督促落实一超联治措施。相较10年前,智慧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小小探头连万家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城市监控视频、公共安全视频、重点区域及居民小区视频等的整合共享,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闭环服务,以基层党建引领、中心主导、职能部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在形成。
盛夏时节,金沙江畔,华灯初上的水富城宁静祥和,市民三三两两坐在江边,双脚浸泡在江水里,感受着清澈江水对酷暑带来的凉意。在全市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加大警员调解、诉前委派调解、访调工作机制对接力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落脚点,纵深推进市、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信息化建设,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回应群众所思所盼,真正实现了群众社会治理事项只跑一地只跑一次。
源头排查化解成效明显,矛盾纠纷从2019年的4.46万件下降到2021年的2.19万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办理针对农民工讨薪维权的法律援助案件共计2661件,受援人3851人,挽回经济损失4250.3万元,提供咨询14595人次。江边茶吧,三五朋友一桌,喝着茶,眺望满天的星光,畅谈往日的趣事。深入推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内设机构改革,全面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以能动检察提升营商环境,以优质的检察产品助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2021年,全市两抢一盗立案7288起,比2012年少2599起,下降26.29%。
10年来,昭通市积极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配合推进云南法网12348等网络平台应用,建成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家,150个乡(镇、街道)140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同时,坚持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坚定不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昭通市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紧扣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长效常治的目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依法严惩、打伞破网、聚焦基层、专项治理、长效常治,全面发动了一场惩治黑恶势力的整体战、歼灭战、人民战,黑恶犯罪得到根本遏制,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主审法官责任制、合议庭负责制、法官员额制、人员分类管理及司法人员履职保障等改革落地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全面运行,能上能下的员额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
10年来,昭通市政法机关紧紧围绕回应群众期盼,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推进法院律师服务平台等网上立案,提升电子送达、网上办理保全等效率。2012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100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
稳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突出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和党内法规宣传,建成法治广场2个、法治文化阵地4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41个,全市1402个村(社区)实现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图书室、法治文化墙等全覆盖。
现在社会治安好了,一个人回家特别安全。通过电视、音视频栏目及指尖普法等深入宣传,以法律六进为主要载体,加大乡村普法和民法典宣讲力度,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等培育工程,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加快形成源头排查化解成效明显,矛盾纠纷从2019年的4.46万件下降到2021年的2.19万件。突出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和党内法规宣传,建成法治广场2个、法治文化阵地4个、法治文化主题公园41个,全市1402个村(社区)实现法治长廊、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图书室、法治文化墙等全覆盖。她说:以前下班回家,如果时间晚了,都是家属来接。同时,坚持决心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坚定不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配备12348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217台,12348热线接听来电咨询1859次,热线满意率98.4%。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落脚点,纵深推进市、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信息化建设,打造综治中心+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回应群众所思所盼,真正实现了群众社会治理事项只跑一地只跑一次。
抓紧抓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移民维稳和热点、难点问题处置工作,有力保障了国家西电东送重点能源项目——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水电站先后投产发电和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10年来,昭通市积极推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配合推进云南法网12348等网络平台应用,建成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家,150个乡(镇、街道)140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办理针对农民工讨薪维权的法律援助案件共计2661件,受援人3851人,挽回经济损失4250.3万元,提供咨询14595人次。
江边茶吧,三五朋友一桌,喝着茶,眺望满天的星光,畅谈往日的趣事。在全市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加大警员调解、诉前委派调解、访调工作机制对接力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源头,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深入推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内设机构改革,全面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以能动检察提升营商环境,以优质的检察产品助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2012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100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
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主审法官责任制、合议庭负责制、法官员额制、人员分类管理及司法人员履职保障等改革落地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全面运行,能上能下的员额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满意率)从2019年的95.33%提升至2021年的95.86%,排名上升五位,位列全省第十一位……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充分展示着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昭通市法治建设取得的卓越成效。
7月21日凌晨零时,昭阳区的张女士下班回家,走在灯光明亮的街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就是平安昭通、法治昭通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生动体现。
网格化服务、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建设达100%。
创新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机制。相较10年前,智慧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小小探头连万家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城市监控视频、公共安全视频、重点区域及居民小区视频等的整合共享,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闭环服务,以基层党建引领、中心主导、职能部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在形成。强化人工智能、互联网、综治信息平台等设施,持续优化足不出户就能办事的效果。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今年1月至5月,共排查因婚姻、房宅、劳务、民间借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9621起,调处9498起,调解率达98.72%。彻底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整治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攻破了一批陈年积案。
破命案35起,破案率100%,比2012年上升6个百分点。全市司法行政部门着力办理线上线下法律援助案件,持续深入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重点关注农民工、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事项,法治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
11个基层人民法院完成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工作,通过科学配置职责,权责关系得到进一步理顺,运行更高效顺畅。盛夏时节,金沙江畔,华灯初上的水富城宁静祥和,市民三三两两坐在江边,双脚浸泡在江水里,感受着清澈江水对酷暑带来的凉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